一:训练聋儿对声音的反应
帮助孩子独立倾听声音,可采取下列训练方法:所需物品有鼓或脸盆或两只锅盖,一根木棒,五块小石头,一个纸合子;训练时间可随时进行;顺序是当孩子看爸爸时,爸爸敲打锅盖或鼓,当声音消失时,立即向纸合里放一块小石头,并重复几遍,妈妈立即示意小孩抓住一块小石头放入纸合子里,这样几次后,小孩就会注意倾听,并自己作出反应,家长应对其正确反应给予奖励,如果暂时仍未作出反应,家长需要耐心给予帮助,一旦有进步就要给予表扬。当孩子仔细听和看时,并不断作出反应,那你可以试着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敲,不要把声源放得离孩子太远,只要他看不见就行,如果他能单独倾听,并能作出正确反应,家长应更换多种不同声音的器具。如铃、笛子、口琴等。观察他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反应。
家长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用多种方法让聋儿听不同的声音,以引起他的兴趣。比如家长可以将耳朵贴在收音机前,一边听声音,一边呈现出一种愉快的表情,小孩见到后,他会模仿并将戴上助听器的耳朵凑过来,这时家长可有意识地选一些儿歌,音量可适当放大,以引起他对声音的注意。
当孩子刚戴上助听器时进行这种训练是最佳时机。家长可用一些通俗的儿歌,唱给孩子听,重复次数越多越好,一边唱,一边和着节拍。再次唱时你应与孩子和着音乐打节拍,鼓励孩子咿呀作声,可先唱歌,再读歌词,声调要变化,语音要缓慢、清晰。反复训练后,孩子如已习惯听这首儿歌,他可能知道或不知道下面的词,你可提示几个词,然后停顿,让孩子补充余下的词,先鼓励他说话,再漫漫纠正。
又如在家里用粉笔在地上划上几条线,家长在孩子后面吹口琴或敲一下竹罐、鼓等有声物品,让孩子听到声音跳一跳,较小的孩子可先由父母领着做几遍,还可用几个小板凳排成一条线,让孩子听到声音移过来坐第二个凳子,再听到声音移过来坐第三个凳子等等,再如可在入睡前或吃饭时,父母趁孩子不注意时,叫孩子的名字,引起他的注意,并对孩子的回头或“哎”给予愉快的奖励,不要试几次没有反应就放弃对小孩的训练,最好把这种训练纳入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如端给孩子一碗饭时,反复说“饭、饭、饭”,当他口渴时、当他眼睛盯着你要给他倒水时,反复说:“水、水、水”,这样反复训练,不但利用了听觉,而且逐步形成“饭”、“水”这个声音与食物之间的统一和联系,也形成了“听觉概念”,久而久之,当他口渴或饿时,应启示小孩说“水”、“饭”的单词,而不是用手指“嘴和”和“肚子”。
应学会对不同声音的分辩能力,如听到“喔、喔、喔”,要样让他能知道是公鸡叫,“嘟、嘟、嘟”是汽车声,“铃、铃、铃”是自行车铃声。这对孩子残余听力的开发和力用有着很
重要的意义。家庭训练辨别声音时,可用鸡、狗、猫等小玩具或卡片放在小孩的面前,然后家长在背后学动物叫声,每一次只学一种动物的叫声,如“喔、喔、喔”让孩子拿起卡片,是什么动物在叫,拿对了就给孩子奖励,也可将这个游戏换成写有a(啊)、o(喔)、e(鹅)或1、2、3、4的小纸片,父母在孩子背后读,让孩子拿着纸片,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听觉训练,孩子耳朵的灵敏度就会逐步提高。
家长在为自己孩子训练时,还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完事开头难,聋儿刚开始训练时,许多地方不习惯,以致效果不理想,甚至开始几次没有反应,这都是正常的,不要放弃训练。家长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怕失败。
2.教学内容应尽量选孩子有兴趣的事物,以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
3.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办法,充分发挥聋儿残余听力的功能。
4.聋儿有记得慢的特点,所以重复教学十分重要,要有计划地反复温习所学过的内容。在听觉训练的同时,须保护好聋儿的残余听力,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它,恢复语言能力,如何保护听力防止耳聋程度加深,家长要注意三点:
①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滥用、多用或过;过量使用耳毒药物,是儿童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中毒性耳聋,说明聋儿对耳毒性药物有一定易感性,如果继续使用,必然会造成耳聋加重,甚至失聪的后果。因此,当聋儿还有疾病时,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丁氨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等等,这一点对正在接受听力康复训练的聋儿来说尤为重要。
②及时治疗可引起耳聋的疾病。聋儿由于本身是重度耳聋,加重往往忽略治疗其他可引起听力障碍的疾病,如鼻窦炎、中耳炎等。这些疾病可造成中耳传导声波的功能减退,使耳聋的听力障碍更为加重,增加了言语的难度,对这些疾病要积极治疗,切莫掉以轻心。
③合理使用助听器,防止强声有害刺激。由于聋儿听觉器官不完善,他们对强声耐受力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过强、过久的强声刺激如鸣喇叭、放鞭炮、大声打锣打鼓、机器轰鸣等会造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损伤而加重耳聋,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
聋儿学习的成果依其听力损失程度、学习动机、学习环境、教学策略及智力高低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聋儿若没有其它障碍,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儿童,在接受适当的听语训练后,会有下列的表现:
①听力损失不超过65分贝的儿童,配戴助听器后,经过良好的学习,可以发展出接近正常人的听能技巧,及说出几乎无异于常人的语言。
②听力损失在65分贝到95分贝的儿童,经过学习后,虽然听能、语言的表现仍会有构音的错误,或某些腔调的不正常,但是仍然可以达到听辨声音、了解语言的能力。但若缺乏良好的训练,则这些儿童的听能表现,就会类似极重度的听力损失儿童。
③听力损失在95分贝到120分贝的极重度儿童,若没有使用人工电子耳,其学习后的变化较多,也较难预估。
④完全没有听力的儿童,要经由触摸来感觉声音的振动,若没有使用人工电子耳,则需用手语或文字与人沟通。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