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种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语言能力是人们生活、交流、学习的必备基本技能。儿童语言发展经历无意识交流、有意识交流、单词句、词语组合、早期句法、句法掌握和语法生成7个阶段,从简单的基本沟通技能到综合运用词、句,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主动学习过程。疑问句作为现代汉语的四大句式之一,在儿童的语言和认知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对疑问句的掌握和运用是儿童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提问和回答技能的发展尤为重要。
听力残疾、智力发展迟缓、脑性瘫痪、自闭症谱系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等类型的特殊需要儿童均存在语言障碍,在理解他人话语、表达自身需求、学习新知识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问题,特殊需要儿童语言康复的五阶段理论提出了儿童的语言康复必须经过前语言训练、词语理解与表达训练、词组理解与表达能力训练、句子理解与表达能力训练和短文理解与表达能力训练,但在句子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模式往往是教授式的,教学重点放在要求特殊需要儿童掌握语法、语义的知识,教学内容也以陈述句为主,忽视了疑问句教学,难以诱导特殊需要儿童自发式问答能力,从而使儿童缺失了通过询问的方式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如何设计与实施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疑问句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了语言障碍儿童疑问句教学的范式,以期为特殊需要儿童的语言障碍康复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疑问句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提出问题、询问情况的句子。疑问句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是非疑问句、特指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正反疑问句4类。此外,在口语中还有简略疑问句、反复疑问句等。
疑问句的内容可分为提出和回答两方面。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求理解疑问词,并能够做出相应的语义解释,筛选并使用正确的疑问词询问想要了解的信息,然后基于一定的语法规则编码词语形成疑问句。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必须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已了解的信息和需要提供的信息,然后从记忆中(或从呈现在面前的图片中)搜索与已有信息相匹配的内容,并加以提取,将其放在疑问词的位置上代替疑问词,形成陈述句回答问题。可见,疑问句的提出和回答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运用结果。
疑问句在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通过提出问题、得到答案获取各种信息。成人也可通过与儿童之间的问答互动把握儿童的语言和认知发展水平。学习疑问句可以逐渐提高儿童理解话语、搜索和重组知识经验、表述自我思想感情等诸多能力,因此,对语言障碍儿童而言,疑问句的学习必不可少。
语言障碍儿童疑问句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建立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掌握疑问句的句法规则,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
语言障碍儿童疑问句训练的设计必需以正常儿童疑问句的发展规律和产生条件为依托。已有研究表明,特殊需要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与正常儿童相似,在进行语言障碍儿童疑问句教学设计时,需借鉴和考虑正常儿童疑问句习得的普遍规律。1岁3个月~1岁8个月是儿童疑问句发展的萌芽期,儿童开始模仿并主动使用疑问句;2岁前后是儿童疑问句的主要发生期,儿童会使用简单的疑问句,如简略疑问句、特指疑问句、反复疑问句和是非疑问句等;2~3岁是儿童疑问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儿童的疑问句系统快速发展,疑问句格式基本齐全;3岁后是疑问句掌握的完善期,此时儿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疑问句系统,各种疑问句式大量出现,句法组织趋于流畅。
疑问句的学习还必须考虑疑问句产生的条件。所谓疑问句,顾名思义可拆分为“疑”和“问”两个要素。要产生“疑”就需要儿童建立起最初的知识系统,能够注意到与已有知识系统不相适应的事物,能因为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系统不匹配而产生疑惑。而“问”的发生要求儿童有因“疑”求解的意识和“问”的认知能力,并能够用适合的语言形式表达“问”。有疑而问,疑问句教学才能水到渠成。
在总结儿童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前人研究的正常儿童疑问句习得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语言障碍儿童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设计了语言障碍儿童疑问句训练的参考范式,见图1。在该范式中,疑问句教学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分别是问题回答阶段、模仿发问阶段、变换问答阶段和自由问答阶段。4个阶段循序渐进,训练过程中如康复师发现学习者的能力不足以胜任某一阶段的学习,可退回前一阶段继续巩固练习。
不同类型的疑问句从难度上讲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是非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比较简单。依次是特指疑问句“这是谁?这是什么?做什么?”关于地点和时间的回答则要看儿童是否形成相关概念。关于地点的回答一般情况下,上下的概念3岁基本能回答,前后的概念4岁才能回答,旁边、左右等方位概念则发展得较晚,有些儿童5岁之后仍不能很好地形成。如某一疑问句的学习已经能比较好的完成,则要提升要求,将儿童能力逐渐提升到更高的级别。
4.1 问题回答阶段
问题回答是疑问句教学的第一阶段,其训练目的是培养儿童理解问题并做出回应的能力。在进行问题回答时,首先,应建立起A问B答的角色分工。例如老师问,助教或能力强的同学回答。在疑问句教学中常见的错误模式即自问自答。其次,提出的问题要多次练习。一个问题最好能够练习7遍,再转换其他问题。例如,这是什么?问7个儿童常见且会说的内容,建立起对应问题的回答模式。当儿童能对该问题主动回答后,再换新的疑问句,如这是谁?最后,问题要与儿童的体验密切相关,才能更好地形成概念。
4.2 模仿提问阶段
模仿提问阶段的训练目标在于让儿童初步形成对特定内容进行提问的能力。该阶段是在问题回答的基础上,诱导儿童模仿教学者进行提问。模仿提问环节训练中,首先仍由教师提问,儿童回答。然后换角色,由儿童提问,老师回答。模仿提问环节的难点在于儿童如何实现从回答者变成疑问者的角色转换,这可以通过特定符号提示来完成。首先让带有句号标记手环的儿童坐在回答区,带有问号标记手环的老师坐在提问区。老师拿着苹果问儿童“这是什么?”,儿童回答“苹果”;老师再拿草莓问儿童“这是什么?”,儿童回答“草莓”。儿童正确掌握回答方式后,老师与儿童交换位置,让儿童在提问区模仿教学者提问,教学者回答,循环往复,直至儿童掌握该疑问句的提问模式。此外,在疑问句的教学中,尤其是儿童学习提问时,要注意使用问答的语气语调,表情配合到位,形成有疑而问的氛围。切忌用陈述句的模式学习疑问,导致儿童为问而问。
4.3 变换问答阶段
变换问答阶段的训练目标在于提高儿童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疑问句的能力。例如,“这是什么?”和“这是谁呀?”,儿童经常分不清如何根据内容进行提问。此时,可选择3个物品和3个人物两类图片混在一起,让儿童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问法向老师提问。拿到物品的卡片问老师“这是什么?”,拿到人物的卡片问老师“这是谁呀?”,掌握这一组问法的变换后,再训练另一组问法“这是谁呀?”“他在做什么?”,这组难度则由于人和动作组合在一起而更高。
4.4 自由问答阶段
自由问答阶段的目标是儿童在语言情境中泛化疑问句的应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将教室中不同类型的人、事、物作为目标,与儿童进行自由问答。如指着电灯提问“这是什么?”,指着人提问“他/她是谁呀?”,指着桌上的书提问“它在哪里啊?”,鼓励儿童尽可能用更多不同类型的疑问句形式提问。也可用一件物品引导出多种问法,如一块红色的玩具积木,可诱导儿童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它是什么形状的?”“你要不要玩啊?”“好玩吗?”等疑问句。自由问答如围绕同一组主题进行,则形成有话轮的主题对话。
5.1 问题难度过大,孩子无法回答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老师和家长会问孩子为什么?有些“为什么”我们可以回答,如“为什么吃饭?因为饿了。”“为什么睡觉?因为困了。”有些“为什么”成人也很难回答,如“为什么头发是黑色的?”如果成人不好回答的问题,暂时不要问孩子,等孩子的认知水平接近的时候再进行提问。
5.2 问题过于简单,不需要回答
在生活或教学中,经常为问而问,形成机械的重复模式。如某些东西孩子已经知道,家长还一遍遍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孩子会觉得奇怪,你不是都知道了吗?为什么还要问。因此,提问一定要有疑问而问,提一些对孩子略有挑战性的问题。
5.3 提问后不给孩子时间回答
在生活中常发现,老师和家长提出了疑问,不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你为什么不回家?是不是想再玩一会儿?”孩子点头:“嗯。”“宝宝你是不是要吃这个?”东西直接放到宝宝嘴边,宝宝嘴巴张开了。比较一下孩子和成人之间语言的比例,我们会发现儿童练习说话的时间太少,多数时间是成人在说。
疑问句训练是语言训练中的难点。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一方面,疑问句句式的难度应接近儿童认知发展水平,使儿童能够恰当回答;另一方面,要给孩子等待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让儿童形成通过疑问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疑而问,问而求解,不断完善自身的信息体系,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联 系 方 式
新声达听力全国咨询电话
400-1688-190
新声堂聋儿托教院
地址:南宁市仙葫开发区南宁市青秀区仙葫开发区蓉茉大道西一里18号
联系电话:0771-4782408
广西听觉言语评估中心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桃园路22-1号
电话:0771-2365623
北海评估中心
地址:北海市和平路人民剧场3号铺面
电话:0779-2097791
玉林评估中心
地址:玉林市教育中路614号
电话:0775-2757232
新声达听力助听器连锁服务验配中心
南宁医科大助听器旗舰店
疑难听力言语康复专家门诊
医科大听力专家咨询中心
广西助听器维修服务中心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26-16号
电话:400-1688-190 & 0771-53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