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约有听力残疾者2000多万,占到所有残疾人的首位。多种原因可能导致听力损害,严重的可因此而发生聋哑。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挽救听力的唯一有效手段。所以,听力保健和听力康复不仅仅是耳鼻咽喉科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大民众对相关的知识也应该有所了解。
根据听力损失发生的时间,医学上将其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耳聋。出生时即发生的耳聋即先天性聋多由于遗传、基因突变或母亲在孕期受病毒感染、服用耳毒性药物(链霉素、庆大、卡那和丁胺卡那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阿司匹林、奎宁等)导致胎儿外耳、中耳或内耳等任何部位发育异常,以及分娩时难产导致缺氧、产伤或母婴Rh因子不合等原因所致。表现为出生后婴儿对声音无反应。正常婴儿出生后即对大声刺激有转头、瞬目、停止吸吮等反应,一般在6个月后开始模仿大人发声,1岁时可发出单音节词,1岁半到2岁后开始发双音节词。如果孩子缺乏这些正常的语言能力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部分幼儿在生长过程中患感冒、脑膜炎、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疾病后可以引发听力下降,常表现为对声音不敏感、反应迟钝,如看电视时音量常常调的很高,对此家长要警惕,应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另外,5-12岁的孩子若有夜间打鼾、张口呼吸,或鼻阻、流涕等症状也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患有腺样体肥大或鼻炎,因该类疾病常可引起咽鼓管口阻塞而继发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后天性耳聋的原因除耳道耵聍栓塞、中耳炎、耳硬化症、耳肿瘤等耳部疾病外,鼻窦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头颅外伤、氨基甙类抗生素、顺铂等抗肿瘤药、某些利尿剂、听神经瘤、脑膜瘤等颅内肿瘤、过敏,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导致听力下降。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耳聋常常是困惑年长者的症状之一。
另外,随身听、卡拉OK、枪弹射击、燃放爆竹等所带来的噪音也可导致听器受损、听力下降。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异常者要特别关注听力,尤其是有吸烟等不良嗜好者,耳鸣、头晕等症状常常是听力下降的早期信号。如果听力突然下降,特别是伴有眩晕等症状,很可能是患了突发性耳聋,更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